欢迎您访问 最编程 本站为您分享编程语言代码,编程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非关系

最编程 2024-04-10 11:25:41
...

假性亲密关系 irrelationship

序言

为什么要认真地活着?

认真地活着, 是一种价值观念, 是把轻重、 主次想清楚之后, 做出的一系列选择, 是把人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从而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充实和满意。

这本《假性亲密关系》 , 就是希望与你分享, 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态度认真活着, 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才能获得真实而又亲近的人际关系。 许多朋友最初对于生活的反思都与爱情有关, 但是随着自身的成长, 我们会更多地发现自我在爱情中的角色和表现, 要想更深刻地了解 自我, 原生家庭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 所以我将过去这些年积累的文字分成走近爱情、 走近自我和走近父母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爱情的假性和真相

爱情是人类孤独的解药, 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然而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并没有关于爱情的, 没有人教过你它如何发生、发展。

我们只能在一条寻觅和试错的路上, 不断修正对于爱情的误解

而真正的亲密则是那些懂得坚持的人最终的勋章。

第1章 假亲密的真相

真正的亲密, 是由两个人关系的质量、 情感的联结、 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来决定的。

真爱为什么会掺假?

  1. 首先, 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 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 结婚, 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

  2. 其次, 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 他们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甚至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但是并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 性、 金钱、 生育、 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

  3. 最后, 很多人自身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 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从负面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亲密关系中情感的表达、 信任的建立、 矛盾冲突的处理, 都会受到个人心理问题的影响。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 这些问题会愈发明显。

理想的关系, 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 但是由于这些原因, 很多亲密关系很早就停止了成长, 伴侣之间为了避免矛盾, 谨慎地回避着一些重要或者敏感的话题。

假性亲密关系怎么破?

一方面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模式缺乏觉察和思索, 另一方面, 在遇到矛盾时, 两个人缺少寻求专业帮助的意识。 因此会反复在一些琐碎事务上争论, 却忽略了对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匮乏和不满足。

情感交流不畅、 了解和信任的缺失感被放大,导致误解和错误的表达,才是问题的根本。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的,不合适、 不喜欢的话,不要忽视,因为迟早要面对。 世界上或许没有绝对合适的关系, 两个人共 同努力建立的亲密和信任, 才是求同存异的基础。

如何与伴侣更亲密?

  1. “此时此地”的坦诚 :要对此时此地保持关注,促进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2. 无话不谈的氛围 :语言的强势并不等同于对关系的把握能力。 只有当伴侣发自内心地想要向你袒露心声时, 才是真正的亲密。
  3. 关系重于一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强调关系建设, 就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态度: “我不会因为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而离开你。 只要你接受, 我愿意一直陪着你去面对无解的生活。 ”

爱无能

高压之下, 我的内心进入了铁桶式防守的自我保护状态。

心里那堵墙的存在让我付出了代价。 它让我在感情中体会不到爱的感觉, 让我用过于冷漠和理性的方式回应他人的心意, 它甚至剥夺了我被感动的权利

它的存在已经不合时宜了。 成年后的我, 已经离开了曾经的家庭环境, 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不再需要时刻面对那种令人窒息的焦虑感。 可是因为我和这堵墙在一起生活了太长时间, 我习惯了它的存在, 对它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依赖感。

每当我感受到情感上的刺激和波动时, 都会本能地向它求援。 因为它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心理防御机制, 唯一可以参考的行为和情感模 式, 是我唯一知道的让自己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方法。

现在的我和这堵墙成了默契的朋友。 在我需要克服艰难和挑战的时候, 会让它出来帮我挡一挡痛苦的感觉, 可是在我面对自己的伴侣时,在我表达和接受爱时, 在我看到、 听到那些美丽动人的事物时, 会平静地告诉它: “别担心, 让我出去吧,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

无代价, 没爱情

  1. 单身就是代价。 在你获得感情之前, 所有独处的日子都是代价。 你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单身生活, 还是把所有问题堆积等着另一半来解决?如果你把单身看成是不完美、 不够好、 不该有的状态, 你就是在拒绝付出代价。 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拼在一起凑合, 而是两个完整的人聚在一起庆贺。

  2. 爱错是代价。

  3. 分手之痛是代价。

  4. 走出舒适区是代价。

  5. 提升自己是代价。 许多人总要求对方要与自己有精神共鸣、 有生活情趣、 要浪漫、 要体贴入微。 要求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 你是个爱读书、 爱思考的人吗? 你的生活是不是充满了各种趣味? 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手艺和爱好可以用来营造浪漫? 你是否习惯于帮助他人和奉献自我? 长久积累的品质才能产生魅力, 而平庸和平淡的你, 拿什么吸引心仪的人, 拿什么让亲密关系保鲜?

亲密的我们为什么难以表达真实情绪?

第一, 很多人不直接表达, 是因为他不知道在特定情况下应该怎么说出来

推荐大家去看看《摩登家庭》 , 此剧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学习剧中人物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如何用积极的、 有建设性的语言沟通彼此 的感受。

第二, 情侣、 夫妻之间很难直白地表达情绪, 通常是因为双方关系质量不高, 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有限, 所以还没有达到能够推心置腹交流的境界。 很多人对情感关系缺少维护、 建设和滋养的意识, 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语言和肢体亲密上, 没有把了解彼此情感模式、 内心状态和成长经历等问题作为增进双方关系的必经之路。 所以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 即使相处很久的两个人, 也可能会因为在心理上、 情感上并不那么了解对方, 不确定对方会如何理解和回应,从而不敢正面表达。 从表达习惯上来说, 更多的人选择比较委婉的方式, 比如, 用唠叨表现关爱, 或者通过“作”来强调忠诚。 这种方式让表达一方较为轻松, 却会让接收方需要花额外的精力去理解。 而日常相处中, 人们未必随时都能认真体会和解读这些委婉的表示, 所以无解或忽视情感表达的概率便大大增加。 第三, 个人情绪被大环境所忽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讲道理, 要理性, 不要感情用事。 这种观念在我看来并不健康, 因为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味地忽略和压抑, 其实阻碍了我们发展成熟理性的情绪表达能力, 同时也低估了情绪表达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

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说服、 做思想工作、 讲道理, 而很少去感受对方的心情。 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认为情绪表达会有多大价值。 至于如何调整, 首要的就是将对情感的关注放在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位置。 真正理性地看待亲密关系, 就一定不会忽略它感性的本质。 对自己和对方情绪的觉察、 描述和表达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持续的探索尝试一定可以带来提高。 要实现这一点, 我建议你多寻找学习对象, 多观察和模仿那些善于表达情绪并且因此很好地解决问题的人。 另外你需要意识到, 亲密关系之所以亲密, 在于它理应比普通关系更加容易接纳和宽容双方的情绪表达, 而双方应该为构建这种宽容的氛围共同努力。

第2章 亲密的路, 别一开始就走歪

爱情无输赢

爱情中没有输家, 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追逐爱情的人。

我想起一个问题: 如何判定他是你的真爱?

我的回答是: 在爱过了各种人, 对各种所谓的幸福甜蜜都看透了, 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 照顾自己、 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而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时候, 却突然爱上了他

心动就可以交往吗?

我必须要告诉你一件事: 你对情感关系的理解还需要更全面一些。 它是由情感和关系两部分组成。 情感, 指的就是爱情, 相互爱慕和吸引的感受, 激情澎湃的心动和心跳, 没有了情感, 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是情感关系, 而是朋友关系或者其他关系。 关系, 指的是两个人相处的模式、 方式。 我们和同学、 朋友、 同事, 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有的关系持续很久, 成了老相识, 有的关系则没法持续, 被埋没在时间和记忆里。 关系是否持久由什么决定呢? 这个因人而异, 很难界定。 但是有一些因素却会让关系无法长久。

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维度, 确信两个人的关系中不会有太多不利因素时, 才能比较有信心地认为两人的关系是可持续的。 有了投入的情感, 又有了可持续的关系, 才能真正幸福甜蜜。

爱情始于不完美

首先, 两个人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 我们之间会有矛盾冲突, 但那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不适合彼此。 在选择分手或逃避之前, 我们必须看看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各自的自我提升来化解

其次, 学会不再逃避矛盾冲突。 冲突是两个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信号。 用自欺欺人的态度去敷衍和忽略关系中的矛盾, 就是忽略成长的信号。 有些朋友特别害怕产生矛盾冲突, 所以会极力去取悦迎合对方, 可是这样的方式既让各自错过客观认识自己的机会, 又让关系走向相安无事的假象。 再次, 学会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探讨关于个人成长的事情。 矛盾发生后如果没有后续的探讨沟通, 蕴含的成长机遇就会错失。 我相信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矛盾过后, 反而会变得更亲密。 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当你们开始修复关系的时候, 会去探讨两个人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的问题。 这样的探讨, 就是关系高速成长的机会, 也会给双方带来信任感和亲密感。 最后, 所有的言行都应该是为了让彼此变得更好。 相处中难免有些分歧和冲突, 但只要记得你们是相爱的, 是希望彼此都变得更好的,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关系, 那么你们将有能力越过任何障碍。 当你犹豫要不要说某些话、 做某些事时, 想想看这些言行会不会让关系变得更好。

沉溺于被爱是失恋的开始

要长久地被爱, 请一定记住正确的回应方式: 看到他人为你付出的努力, 准确地描述别人为你所做的事情, 描述你接受时的感受, 然后真诚地感谢对方的心意

面包和爱情

认知特性

“我们在体味人生时, 用了两种自我: 一种是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 , 这种自我活在当下, 洞察此刻的人生。 另一种则是记忆自我(remembering self) , 它负责记录生活, 抒写生活故事。 ”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在TED演讲中的一番话。

他告诉我们, 人们对这两个自我的混淆, 导致了我们对快乐的理解含糊不清。 其实这是一个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的问题。

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没有绝对的轻重之分。

生活的智慧在于平衡, 面包和爱情的问题亦是如此。 孰轻孰重, 比较实际的答案是: 你可以偏向任何一方面, 但是同时不要失去补偿或者提升另一方面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很爱你同时能够支持你事业发展的女孩, 或者一个很爱你同时上升潜力很大的男孩, 永远是最抢手的。

第3章 亲密只给最认真的人

移情Transference

移情同样也会发生在伴侣关系中。 童年留下的许多未经处理的情绪, 会被当前关系中似曾相识的场景、 关系状态, 甚至是伴侣的外在表 现所触发。 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 但是通过移情投射出的情绪如果是负面和病态的, 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受到伤害。

要拥有高质量、 低冲突的关系, 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 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 化解潜意识中压抑的不良情绪。

你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或者心理咨询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 了解内心深处那些阴暗的角落, 从而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移情心理。 拥有了这样的认知, 你才能够意识到冲突产生的原因, 究竟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还是被触发的不良情绪。

两人之间的沟通, 不只是一个把事情分出对错的过程。 如果矛盾是由双方移情心理所引起, 那么仅仅纠结于对错, 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H小姐和M先生, 常常会花很多时间来争辩M先生的解决方案到底好不好, 可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两个人的情绪反应, 是曾经糟糕的亲密体验在彼此身上的相互映射。 理想的亲密关系中, 两个人若能够联系各自的成长经历来看待彼此, 分清楚矛盾来自客观冲突还是移情作用, 甚至能够共同探讨和处理移情心理, 将会获得深度的理解与接纳。

你是焦虑型依恋人格吗?

从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 的角度来看, 焦虑型依恋是指用焦虑掩饰对被抛弃的恐惧

焦虑型依恋的人, 可能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及时、 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坏, 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被抛弃的恐惧当中。 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原生情绪的困扰, 便可能产生出所谓的次生情绪来进行自我保护。有的人会愤怒地抗拒他人, 有的人则会产生焦虑情绪, 向父母发出既依赖又抗拒的信号, 以此来获得对方的持续关注。 还有的人会展现冷漠无情的一面, 让对方感到“我不需要你”, 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一个人的主要情绪为愤怒和焦虑时, 可以被归为焦虑—抗拒(anxious–resistant) 型, 而当一个人更多表现出疏离和冷漠时, 则可以 被归类为焦虑—逃避(anxious–avoidant) 型。 虽然表现有所不同, 但是两种类型的人, 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 只是反应不同。 尤其是逃避型的人, 很容易让人以为她真的冷漠, 但其疏离行为只是对内在痛苦的掩饰

如何改善?

三个步骤去做: 理解与反思, 沟通与商讨, 尝试与改进。

难熬的感情, 坚持还是止损?

坚持和止损的界限在哪里, 这是在走进一段关系时就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一段关系对你来说最重要且不可妥协的因素是什么, 应该明确。 不论你的止损点是什么, 明确并坚持它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年轻一代, 在情感方面获得的指导太有限, 所以不得不在婚姻中不 断试错继而成长。

聪明的人尊重失败的经验, 心甘情愿付出代价, 因而越来越成熟。 拒绝接受失败给予的提示, 虽然也能勉强前行, 但终究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获得极少的成长。 为什么有的人有不少失败的情感经历, 但却越走越顺, 越来越有激情, 而有的人经验不多却对感情麻木疲倦, 区别就在于此。

感情中为何很难“被看到”?

“共情”, 指的是我们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和状态, 并且给予恰当回应的能力。

情绪的感知和回应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并积累的能力。 如果你没有从小培养这样的习惯, 那么请从现在开始, 面对伴侣时关注对方所表露的情绪信息, 少一些分析, 多一些感受。 你们是恋人关系, 而恋人之所以独一无二, 就是因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对你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让你感到你的情感是他最为关注、 最愿意呵护的部分。 那种“被重视”的感觉, 正是共情能力带来的结果。 因此改变对情绪的认知, 在亲密关系中学会共情, 懂得易地而处, 应该是每个渴望幸福的人一生的必修课。

第二部分 与自己对话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是伴侣关系, 也不是亲子关系, 而是与自我的关系

你真正了解自己吗? 会与自己相处吗? 其实你如何对待自己, 便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也许会有人要求你对别人尽义务, 而我只想鼓励你, 多爱自己一点, 你才是最重要的人

第4章 在爱情中内省

回答不了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在情感生活相对*的年代, 我们却对感情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

丰富的社交选择反而增加了恋爱前做决策的负担。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成了当下年轻人推动亲密关系发展的普遍障碍。

我们应该如何找寻到自己在情感和人生中的方向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 将*分为消极*和积极*。 前者指的是当我们摆脱传统和制度对个体的束缚之后所获得的*, 后者则要求人们积极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与他人建立起超越传统观念的联结感

获得情感上的积极*

  1. 首先, 要承担起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责任。 要主动寻找自己在生活中最合适的位置。 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 发现最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情感模式。
  2. 其次, 你要始终将自我成长作为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目标。 保守封闭的情感关系能让你感到暂时的安全, 但却会阻碍你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因为害怕受伤或者害怕孤独而妥协, 会让你在亲密关系中越发感觉困惑。
  3. 最重要的是, 你要懂得创新, 不玩别人的游戏。 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 那么你尽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 宣扬你的价值观念, 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 在无止境的学习、 对话和反思中不断成长。

如果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那么你们将会拥有一段有机的、不断成长的亲密关系。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中, 稳固的关系靠的不是死守, 而是持续的学习和适应。 这才是情感关系中真正的*。 用埃里希·弗洛姆的话来说, 最终我们将会获得的真正的*就是“带着创造性和完善的人格, 自发地以超越传统的方式与他人和世界重新紧密相连”。

在感情中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也是了解自己的成长需要, 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这一生想要得到什么、 实现什么。 或许你的伴侣可以帮你思考和明确这些问题, 但从很大程度上说, 这是一门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功课。

“想要”和“需要”

关于人的想要和需要, 我们要进行一下区分。

你可以将这两者的关系理解为路径和目标, 我们通过得到想要的东西, 来满足根本的需要。

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 而需要很多时候则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在我看来, 能清楚区分自己想要什么、 需要什么, 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判断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

你的单身焦虑感

我们对自己和环境需要有掌控感, 这种掌控感有助于我们的生存。 当我们感到自己多多少少可以掌控周遭的事物时, 会变得更乐观, 更有信心, 更开心, 也更有动力。 反之, 则会变得抑郁, 消沉, 被动, 也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人们时刻需要掌控感, 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心理机制之一。 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把单身人群的焦虑和不开心分成内外两层。 在外层, 失落感来自看到他人的甜蜜幸福时, 心里产生的对比和不平衡, 而在内层, 让人真正焦虑的则是源于始终完成不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而带来的挫败感与失望。 如何面对缺乏掌控感而产生的焦虑, 成为问题的关键。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将从增强掌控感的角度, 为大家提供两种策略:

增加对脱单问题的掌控感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 必须先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某件事情看上去难以掌控, 往往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和思考还不到位。 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 也许有助于你增加掌控感。 • 你长期单身, 找不到伴侣, 是因为哪些心理或情感障碍? 你做过哪些尝试去消除这些障碍? • 你认识异性的渠道足够多吗? 是否还有未尝试的渠道? • 社交中的能力和意识, 你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 • 你希望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 你目前的社交方式可以传递这种印象吗? • 你对自己在两性交往中的表现满意吗? 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吗? • 什么样的人是你理想的伴侣类型? 你如何识别这样的人? • 你希望与未来的伴侣以怎样的方式相处? 这会给你带来什么?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许多在感情中有心无力的人很少思考或者无法回答的。 这些问题看上去不太好回答, 但因此放弃, 才是你的焦虑感产生的真正来源。 要改善这种状况, 我建议你将这些问题一条一条地解答,哪怕花一个星期、 一个月的时间, 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上网搜集资料, 参加各种培训课程。 你完全可以将每个问题作为一个月度课题来思考, 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对所有的问题都有了初步的答案, 那时的你不仅不会再焦虑, 反而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增加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掌控感

也许你一直在努力, 但有些外界因素确实会让人无法战胜。 这种时候你可以通过增强对生活其他方面的掌控感来补偿自己在感情上的无力感。 不少大龄男女由于各种原因, 年近三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在我看来, 这样的生活其实对掌控感也有很大影响, 因为你的饮食作息、 娱乐起居等很多事情都要被家人的节奏所影响。 生活上缺乏独立, 加之感情上不顺利, 还有来自家人的压力, 这一切会让你对生活越发感到无法把控。 那么, 你需要看看你是否因缺乏对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掌控感而焦虑。 生活起居、 经济收入、 交通出行、 休闲娱乐、 朋友圈子、 社交互动、 兴趣爱好、 情感、 工作事业、 精神生活、 人生方向等等, 有哪些是你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 哪些是经常需要听从别人的, 哪些又是你可以争取进一步掌控的? 如果你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缺乏自主, 受他人牵制, 那么当感情的压力来临时, 你只能感到压力倍增。 而当你习惯了一切由自己决定并承担的时候, 感情问题对你来说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件事而已。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更少抱怨、 更多行动, 因为只有当你行动起来时, 才能够掌控局面, 也会更有信心、 更快乐。

没有“对的人”, 只有“对的关系”

爱情是*的, 充满活力的, 也是关乎未来的, 它为生活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对爱情最美好的期待: 幸福、 亲密、 美满, 都是关于未来的, 是需要去创造的。 我们明天会一起做什么, 和我们昨天做了什么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以用过去的语言去探讨未来的生活, 用静态的条件描述去勾勒千变万化的未来, 自然会令人感到困惑不解, 进而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

**对的关系 **

“对的人”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固有属性, 而描述这些属性使用的就是过去的语言。 这会让“对”或“不对”看上去都是对方的责任, 而忽略了自己促成“对”的责任与义务。当我们说**“对的关系”时, 强调的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之后, 这段关系中产生的、 被爱情滋养出来的东西**。

约会相亲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了解彼此”的人, 依然在使用过去的语言。 聊天对话时刨根问底, 然后给对方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这绝不是对的关系的起点。 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喜欢品头论足、 指手画脚的人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伴侣。

相爱就是要共同创造一个未来, 谈恋爱就是要试试看两个人的互动能够创造出什么。 如果你们的关系能够为彼此带来积极的变化和成长,那么我认为这段关系很有可能是对的, 而且你们多半无须思考就会相爱。 相反, 如果一段关系不仅没有带来成长和进步, 反而让彼此的性格和相处模式变得不健康, 那么无论两个人看起来多么匹配, 都注定要失败。

在对的关系中成长 对的关系会陪伴、 启发和鼓励你成长。 在爱的影响下, 你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些曾经不敢面对的问题。 一个在乎并且了解你的伴侣,可以成为你自我探索和成长之路上的良师益友。 你们能够因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匹配而良好沟通。 因为有足够的意愿去亲近和信任对方, 所以遇到矛盾冲突都会积极面对。 你不会在对的关系中感到力不从心或孤独, 因为遇到任何事都会获得对方的支持。 在对的关系中, 你们可以共同经历挑战与波折, 同时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 默契和亲密感。 每个人都会带着疑惑、 不安和不确定走入一段感情, 对的关系不会要求你立刻坚信, 而是让你逐渐变得虔诚。 对的关系不需通过说服辩论来消除你的疑虑, 而会用行为、 体验和经历来抚平内心的起伏。 两个人的过去都是不可改变的, 和他(她) 在一起, 看到的不是过去有多少重叠或匹配的方面, 而是未来可以一起创造怎样的美好。 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 这个能和你一起创造未来的伴侣, 就是那个对的人。

第5章 让自我与世界紧密相连

善解人意是这样做到的

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 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彼此。 而每个人的经历、 身世和处境又不尽相同, 怎样才能产生共鸣呢?

答案就是: 情感

每个人都会有伤心、 悲痛、 抑郁、 愤怒、 焦虑、 后悔、 羞耻、 兴奋、 开心、 惊讶等情绪。 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世界, 但通过聆听一个人的故事, 便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对方的心情。 咨询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 感受对方的心情就是我们理解每一位来访者的方式。 理解不只是对事情、 看法、 价值观的知晓, 更是对一个人情绪、 情感的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别人, 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找到那些我们熟悉的、 认同的观点、 角度、 想法和认识, 而忽略了在每一个灵魂深处, 情感的共鸣才是最亲密、 最真挚的体验。

人的观念和态度会因自身的阅历或者受教育程度而不同, 但对于他人情绪体验的理解, 在相当程度上则是本能的反应。根据这个理论, 我们不难得出亲密关系中的相处之道: 要把人视为情感动物

恋爱中的两个人会有各自的价值观和需求, 但是渴望亲密和被爱的情感是一样的。 父母和子女之间, 一方负有教育的责任, 另一方 负有不辜负期望的压力, 所以大家的焦虑感是相似的。 在沟通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中, 少一些对言语和措辞的计较, 多一些对言行背后隐藏的感情的体会, 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容易理解对方了。

让内向的人消除交流障碍

一般来说, 内向的人会有这三类问题:不知道该说什么、缺乏经验、目的不清晰 。

针对这些问题, 我建议你可以尝试下面几个应对方法: (1)罗列常见话题,熟记这些问题以及自己的答案。 (2)搜集一些有趣的话题常备心中,积累得越多,越不惧怕冷场。 准备一些比较能够打开对话场面的话题, 以便在交谈卡壳的时候信 手拈来, 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如果不知道该准备哪些话题, 你可以多观察身边善于社交的人经常用到的话题。 (3)做一份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没有条件另外找工作, 也可以考虑做兼职或义工, 甚至自己创造机会。 我有些朋友下班后在大街上摆地摊卖耳环, 他们不仅变得能说会道, 而且特别善于观察人, 把来买耳环的女孩和情侣们的心理分析得头头是道。 (4)和他人对话时,多关注对方在说什么,少关注自己想表达什么。 对方讲得越多, 你便越有时间思考和做出反应。 很多人害怕和陌生人说话的原因是怕自己说错话让别人不喜欢, 这种恐惧会让你要么不敢开口, 要么变得滔滔不绝。 可是当对话中更多的是别人在表达, 你偶尔提问和鼓励对方表述时, 你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 而且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很好的聆听者。 (5)带着明确的目的进入对话。 比如和陌生人对话时, 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全面了解这个人。 那么在对话过程中, 你的所有心思就都放在了解这个人上面, 不要担心其他问题, 也不要说不相关的话。 不要觉得对话有目的性是不好的, 换位思考下, 你会喜欢在一个漫无目的瞎聊的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吗? (6)克服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恐惧情绪,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参加辩论社、 公众演讲活动,做主持人,做助教等。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 些, 因为人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人性有很多弱点, 害怕与人交往在我看来是相对容易克服的问题,就好像减肥一样, 看上去很困难, 但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尝试, 假以时日必然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靠这三个问题洞察人心

真正让咨询师能够“洞察人心”的, 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 这些角度来自专业的学习。 当他们带着这些角度去和很多人接触之后, 就会逐渐形成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从而帮助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自己。 被看穿内心的那种神奇的感觉, 或许就来自在咨询师引导之下所体验到的自我认知的扩展。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三个在咨询中很常用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 只是很多时候“碰巧”不被心理咨询领域之外的人所了解。 不管你是希望找到问题的突破点, 去理解和点醒他人, 还是促进沟通, 维护人际关系, 这些问题都有助于你拓宽理解问题的角度。

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不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让我们感到羞耻、 内疚、 自责或者后悔的事情。 当这些事情成为心理负担, 让人感到痛苦的时候, 问问自己“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往往可以让你找到新的理解角度, 同时也能够获得宽恕和接纳。 同样, 当我们去了解他人的心思时, 如果关注他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而不仅仅是关注对错, 会更容易进入他的内心, 从而知道是对什么的渴望让他愿意以冒险的方式去表达。 肤浅的人关注对错、 评论是非, 深刻的人关注内心的动机和渴望。

你的角色是什么?

当出现矛盾时, 我们很容易去挑剔和指责别人, 却很少意识到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 都和我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紧密相关。

当你不满对方的某些行为时, 你自己充满抱怨的反应是在强化这些行为, 还是在鼓励他做出改变? 当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或配合时, 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沟通方式? 我们不能期望改变别人, 但可以反思自己扮演的角色如何推动他人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是因为有太多担心和顾虑, 眼前的问题阻碍了我们看清自己的方向。

和奇迹问题相似的一类问题是时间轴问题, 比如“明年这个时候, 你会是怎样的? ”“快进到你不久于人世的时候, 回头看今天会觉得怎么样? ”等。 这些问题无非是让我们暂时绕过眼前的障碍, 去站在终点考虑我们希望怎样出发

怎样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评价, 取决于每个人的审美、 志趣和生活方式等

不过有趣的人又有一些共性, 而且变得有趣是一件需要认真思考和规划的事情, 希望我对这些共性的总结能给你带来启发。

越多元越有趣

一个有趣的人身上, 往往是多个身份或者角色并存。

拥有多种志趣或特长的两个人, 在钻研和磨炼彼此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也能够相互启发。 做一个斜杠青年的好处是可以在不同事物间触类旁通, 可以用一个领域的方法去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与此同时你也能结识其他个性和风格迥异的人, 丰富你对世界和人的认识。

发现激情

真正对自己的事业或爱好充满激情的人, 在谈论自己所热衷的事情时, 双眼是会发光的。

如果你仅仅是对某件事情感兴趣, 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事看上去有趣。 而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 那一定是因为你从这件事情中找到了某些关于自我成长和存在意义的东西。 因此, 激情可以把你与这件事情的关系从浅尝辄止深化到持久共存。所以, 不要仅凭兴趣, 而要充满激情!

怎样知道你对一件事情有激情? 你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临睡前都会忍不住去想、 去做的, 就是让你充满激情的事情。

说干就干

说干就干, 不要等“更合适”的时间去实现你的激情。

如果你已经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 想要去做一件事情, 那么现在就开始! 因为从你着手去做到你变得有趣, 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积累。 不要害怕开始, 因为一开始你并不需要很快做出多么大的成就来, 成就只是有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尝试也是一种验证的过程。 有时我们的激情也可能并不靠谱, 尝试之后你会渐渐感到失望。 或者随着人的不断成长, 热衷的事物也会有所变化。 我认为重点不在于一成不变地坚持, 而在于对不同事物的探索尝试, 以及助推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重视体验与成长

有趣最直接的价值, 是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聊出更多有趣的观点。 即使你的爱好是跑步这种看似普通的运动, 但如果能对跑步中的自我对话有深刻体验, 也能给你的有趣程度加分不少。 所以, 无论你做任何事, 关注过程中的体验与个人成长都是十分值得的。

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深刻理解, 也能够帮助你理解其他人热衷的事物。 因为大家的选择虽然不同, 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往往类似。 为什么许多人觉得研究心理学的人有趣, 就是因为这个学科可以让你对各行各业的人都产生共鸣和洞见。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应该更丰富立体一些。 有趣的人懂得将成长中的必然性与人生中的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 这样的你无须刻意坚持, 也能变得越来越有趣。 很多时候定义一个人有趣的程度, 不是那些我们偶尔去做或者希望去做的事情, 而是那些一直坚持的、 最经常做的事情。

总之, 一个有趣的人, 必然有着多元的角色和爱好, 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 身体力行, 而且不断认真钻研。 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那么请记住, 只要你愿意在当下做出选择并坚持, 那么若干年后你也可以骄傲地宣布: “看, 我变得有趣了很多! ”

戴面具还是做自己?

有人问: 如果大家喜欢你装出来的样子, 是要继续装下去还是做回自己?

我一直不觉得人的社会性格分为外在的面具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这种理解方式实际上阻碍了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当我们区分面具和真我的时候, 似乎就是在假设面具是虚伪的、 不受我们控制的、 不得已而为之的, 而真我就是*的、 纯真的、 忠于内心的。 但人性远比这样的二元对立要复杂。

首先, 我不认为人的性格只有两面, 我更愿意认为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一起, 在不同的情况下, 会需要不同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有两种表现, 要么张扬, 要么沉默, 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限, 通过强化一种模式而去掩饰某一方面的不足。 而生活中要应对的情况和关系显然复杂得多, 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 我们理应发展出比较完善和多样化的社会性格。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可能年纪较小, 阅历尚浅, 所以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人际关系的界限。 我们和任何人交往, 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坦诚, 只是坦诚的方面会有所不同。 比如, 当我和同行交流的时候, 在学术上我会非常坦诚, 但是不代表我需要同时把自己个人的一面表露出来。 当我和亲密好友对话时, 会在情感上有更多坦诚的表露, 但是我相信好友对我在思想和学术上的思考不会有特别大的兴趣。 所以对于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我鼓励你从问“戴面具还是做自己”, 慢慢演变到问“我是否擅长洞察和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

其次, 我们的性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多样化设置”, 是因为如果人的性格过于简单直白, 只有一面, 那么他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会高度一 致, 而缺少疏远亲近之分。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必须把所有的人际关系进行一定的划分, 我们需要和某些人更近一些, 和某些人更远一些, 所以我们多面化的性格, 其实成了一把极好的标尺。 与人交往时, 我们会向所有人展现出外在的、 容易被人接受的一面。 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和绝大多数人建立初步的关系。 之后我们 向比较喜欢和信任的人逐渐展露更深层的性格特点, 结果发现有些人喜欢而有些人抗拒, 这样其实就逐渐过滤掉了一些人。 而随着这个过程不断进行, 最终能够看到我们内在性格的人, 也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为亲近和重要的伙伴。

“如果大家喜欢你装出来的样子, 是要继续装下去还是做回自己? ”这个问题里隐含了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 你能够判断大家是否喜欢你。 第二个假设是: 大家无法接受你真实的样子。

关于第一个假设, 或许是因为你过多地把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和收到的反馈, 作为评判他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依据。 是的, 我们都知道在人群之中如何表现能够取悦所有人, 可是当你进入一对一的交往和对话时, 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喜好其实是非常不同的, 并不存在“大家都喜欢”的东西, 反而有可能发现很多人也和你一样, 对于自己装出来的样子感到疲惫、 虚伪和无聊。 因此我总是鼓励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来访者在面对一群人的时候, 不要把人群同质化, 不要认为群体中的人都是完全一致的。 你应该看到每个人为了被群体所接纳, 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某些个性。 关于第二个假设, 这或许说明你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有一些不信任, 甚至敌对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是基于现实体验, 还是来自推测或想象, 为什么你如此在意他人的认同, 值得思考。 再往下推一步, 为什么一定要让大家喜欢你? 为什么要取悦所有人, 而不是接受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你、 有人讨厌你这个事实? 这使得获得他人的认可, 比感到被他人理解, 对你来说似乎更加重要。 而事实上, 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少部分人的理解, 哪一个更能够让你感到满足呢?

最后, 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是: 人生中的关系, 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我不需要刻意地伪装, 来获得大量肤浅的、 低质量的关系, 而更愿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来让那些无论如何都会喜欢我的人, 早点在人群当中发现我

第6章 与自己对话

分手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

清理创伤

分手后的恢复期, 分为清理、 规划和重建三个阶段。

在清理的阶段, 你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内心的伤口止血, 抚平痛苦。 你需要做所有有助于情绪恢复的事情, 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或者至少让自己变得平静。 给自己一点时间, 耐心地恢复情绪,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在此期间, 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唯独不要用新的情感来过渡。 什么时候算是清理干净了? 我的判断方式是: 你不再害怕自己回首往事掉进悲伤的深渊时, 基本上就算清理干净了。 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在回忆起自己所失去的情感时都会感到难过, 但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掌控自己的情绪, 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恢复工作是否成功。

分手后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自责, 习惯于被之前的伴侣指责,或在分手过程中曾遭遇伴侣的批判和攻击, 都会加重自责的情绪, 其实情感中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 我推荐你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来调整过于自责的情绪

——你的自责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 可以让他(她) 规避哪些责任和代价? ——如果责任并不完全在于你, 对方可能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承认哪些自身的不足? ——即使错误在你, 对方在这段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是在帮你纠错还是加速恶化?

反思爱情的位置

反思是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来实现的:假设你的一生有四件你最在乎的事情: 事业、 爱情、 友情和个人成长, 而你只有100分的精力, 你将怎样分配这100分的精力, 从而达到最满意的生活状态? 我期望的答案是: 事业30%, 爱情25%, 友情15%, 个人成长30%。 回顾一下之前的感情, 那时的你又是怎样分配这100分精力的?

爱中的人总说“你就是我的全部”, 可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关系需要两个人都达到最满意的状态。 无论你的分配方式是怎样的, 重点在于你 需要尽量达到理想的分配平衡状态

失恋之所以有助于人成长, 就是因为前后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 可以让我们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找回自己

目标清晰之后, 你也应该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了。 工作上可能要重新开始规划, 要和朋友们有更多的来往, 也需要逐步开始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重建, 关注的是个体和世界的关系。 与此同时, 我建议你花一定的精力在重建自我方面。 糟糕的关系可能会破坏你与自己的关系,让你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对自己产生不满情绪。 我们有可能因此而讨厌当下的自己, 感到失望和绝望, 也有可能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 但是失恋后的重建, 最大的意义在于你有可能因此和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

寂寞是和自己的亲密

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体验的事情。 我们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并且主动寻找机会去体会寂寞,这样做不仅让我了解和接纳寂寞, 甚至还学会和它做朋友, 让它成为我的老师。 很多人害怕并逃避寂寞, 认为它意味着失败和可悲, 但在我看来,寂寞是人生的必然经历, 并没有好坏之分。 人都是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 我们的想法、 感受和记忆无法完全被另一个人所了解, 但这不代表我们会过得很糟糕。 能否学会与寂寞相处, 才决定了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 一些观念将寂寞污名化, 它被定义成失败者的标签, 被包装成通过消费可以解决的问题。 寂寞的人是没人爱的, 没有自信和尊严的, 没有价值的, 但是你只要购买了这个, 拥有了那个, 你就会彰显风范, 受人瞩目。 虚荣心反映的就是我们对寂寞的恐惧, 宁要虚伪空洞的认可, 也不敢想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会因为害怕寂寞而付出很大代价, 更糟糕的是在承受了所有麻烦和痛苦之后, 我们会发现自己仍然很寂寞, 仍然在抱怨。 引用叔本华的观点, 我们的快乐不取决于我们拥有或者代表什么, 而是由我们是谁决定。 因为熟悉寂寞, 我会明白世俗的眼光只能给予世俗的认可, 永远无法表达对人的内心的体谅; 我能从容面对高低贵贱, 看淡物质名利,即使不被重视, 我也不会害怕。 人们内心的寂寞不是一个需要填补的黑洞。 害怕寂寞的人无法保持专注和自信。 他们没有安全感, 期盼得到他人认可, 说话要看人脸色, 做决策要考虑别人的心情。 很多人戴着面具生活, 遮掩自己对寂寞的恐惧, 这样的生活做作而又乏味。 真正自信的人, 无须取悦他人。 即使被人排斥, 你仍然可以面对寂寞, 并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接纳寂寞, 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从而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

不要因为寂寞而轻易走入一段关系。 真正理想的关系应该不只是减少痛苦, 而是增加快乐, 促进彼此成长

寂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就是让你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 我们因此经常无法看清自己最真实的意愿。 独处时和自己对话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不需要考虑任何人的感受, 心里那些最真实的想法才有可能慢慢地清晰起来。 你可以试试把自己关在一个空房间里, 5分钟, 10分钟, 半小时。不带手机, 不看电脑, 你可以观察自己在寂寞时会有什么反应, 会做什么, 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了解自己。 我们总以为足够了解自己, 可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却容易转瞬即逝。 想要和一个人亲近, 就必须花时间耐心地陪伴他。 想要和自己亲近, 就必须在寂寞中倾听内心的声音

第三部分 来自父母的爱与伤

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给了我们最初的认知, 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 但他们并不完美。

也许这不完美将长久地影响我们, 但只要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我们便可以有意识地做出不同于他们的选择

第7章 原生家庭

走下神坛的父母

我们的生命中,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父母重叠。 所以, 和父母的关系或许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然而许多人的认知中都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 以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 实际上, 这种关系的进化与成长, 才是推动我们个人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有些心理学人士会把形形色色的问题都归因于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重要吗? 重要, 对我们的确有相当深刻的影响, 但是探讨原生家庭的目的不是纠结于过去, 去讨伐或试图修复关系。 当我们了解家庭的过去, 才有可能明确未来。 所以我的所有努力方向, 都是指向未来的, 是想要和大家探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而不是“父母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 我和我父母的关系中也有过各种各样的纠结。 我刚刚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醒悟, 回顾, 继而对他们充满怨恨。 这个阶段中的抱怨和*, 或许是有必要的, 但不要持续太久。 慢慢地, 你会接受曾经的不完美, 而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手上的牌就是这样的了, 我要怎么打? 当你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而第一步, 就是要改变你对父母关系的至关重要的认知

走下神坛

让父母走下神坛, 并不是否认父母的价值, 或者看轻亲子关系。 相反, 正因为在乎他们, 希望和他们一直保持坦诚真挚的感情, 所以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和他们建立起信任、 沟通与合作关系。 这是一个需要理性和耐心的过程, 是要以爱为驱动力的。

那个不想回的家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 多年独自在外打拼的你,性格、 思想、 自信心等方面已经相对成熟, 可是一旦回到父母家之后,整个人又会回到青春期的感觉, 情绪起伏大, 性格古怪, 自卑孤僻。

任何一个从压抑的家庭氛围里挣扎着走出来的人, 都会对这些家庭关系里的棘刺异常敏感。

不要质疑自己, 因为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你曾经*承受一切, 而现在你除了默默忍受以外, 还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如爆发、 沟 通, 以及拒绝对话。 你的最大成就, 就是让自己在同样绝望的情形下,有了选择的权力。 不要责备自己, 你所遭遇的状况, 并不是你的错, 只要你一直在努力成长和完善自己, 你就是对的。 今天的这些看似难以改变的困局, 其实是你的父母拒绝反思和成长的结果。 命运是公平的, 拒绝成长的人,会永远生活在一如既往的狭隘、 焦虑和恐惧当中, 永远不明白自己为何感觉不到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这个道理他们可能最终也无法明白, 你无法拯救他们, 你只要拯救自己, 你做到了。 不要怀疑自己, 你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 被激发起自我保护的本能。 沉默是你的反抗, 暴躁是你的呼喊, 这些本能曾经帮助你在逆境中得以生存。 现在你学会了用新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你懂得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感受, 而过去那些本能反应, 让它们继续存在吧,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 你已经不需要依赖它们。 最后, 不要对未来感到绝望。 原生家庭的状况无法改变, 但你有能力也有权利为自己争取美好的生活。

认可无能: 我们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父母难以取悦, 或许是许多人心中长久的痛。

怎样才能让父母认可我? 其实, 世界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 如果你完全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和赞同, 请不要自我否定, 因为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障碍——“认可无能”

什么是“认可无能”?

父母这代人由于所经历的时代具有特殊性, 他们在不断被批判的环境中成长, 于是鲜少懂得认可、 鼓励、 赞美对于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沟通技巧, 过分压抑个人情绪, 将自身受到的批判习惯性地传递给下一代。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 这种批判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就像“爱无能”的人无法正常付出爱一样, 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真正的认可, 这就是我所提出的“认可无能”。

“认可无能”对我们的影响

如果父母“认可无能”, 那么他们给予我们的反馈就难免偏颇。

长此以往, 我们的自我认知便会远远低于我们应当得到的评价

别人眼中的你也许很优秀, 可你自己却难以自我认可, 这会让你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定、 患得患失, 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有的人为了平衡, 会变得偏执和自以为是。 还有的人外表自信, 但在亲密关系中却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卑和自我否定。 最重要的问题是, 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 你可能会以同样苛责的眼光看待自己, 并因此感到持续的焦虑和痛苦。

总结

如果他们确实存在“认可无能”的情况, 那么你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因为父母的认可并不是帮助我们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唯一反馈来源。 一个 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 会懂得通过学习和思考来完善自己的认知, 在高质量的友情和爱情中获得成长。 同时, 也可以带着对自我、 对他人的客观评价和清醒认知, 走入每一段亲密关系, 面对每一个你所爱的人。

自己的父母“或许不是最好的人, 但他们是最好的父母, 因为他们已经给了我他们所能给我的全部”。

对我们来说, 代际创伤形成的原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出现创伤之后, 我们能做什么。 有没有去回顾和反思? 有没有去尝试修复和改善? 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经历某些形式的创伤, 你是要背负沉重、 苟延残喘, 还是努力去做点什么, 这需要你自己做出选择。

第8章 缺爱的你

取悦型人格的悲哀

取悦别人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但并不表示因此就可以被标记为取悦型人格。 当我们取悦他人的时候, 会优先考虑别人的需求,努力维持和谐、 避免冲突, 不冒犯、 不犯错、 不惹麻烦

而拥有取悦型人格的人, 会在取悦别人的同时变得缺乏主见, 忽略自己的感受, 不懂得拒绝别人, 同时却在内心充满抱怨和愤怒, 从而对人际关系逐渐失去兴趣。

缺爱的孩子懂事早

首先,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 我们会误以为父母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造成的, 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的顺从可以让父母关系得以缓和。 我们会把父母的挑剔理解为客观理性的评价, 而不是他们自身痛苦的投射, 并且被这种投射蒙蔽, 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所以, 要想改变取悦型人格, 首先要回顾和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 从而清晰地意识到哪些感受和想法是发自内心的, 哪些是在家庭关系的互动中被强加进去和投射的。 这种清晰的意识, 是摆脱原生家庭影响, 为自己独立人格的发展创造空间的重要步骤。 其次, 帮助他们重新和自己的感受建立联结。 作为家庭中弱势的一方, 这些年轻人被长期的家庭互动模式所塑造, 从而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受的把握。 与此同时, 重新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能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因为你可能会发现长久以来的焦虑和受到的忽视, 已使自己内心积累了非常多的伤痛和愤怒。 最后, 取悦型人格的人成年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 由于习惯性地取悦所有人, 所以他们无法区分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 究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认可。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必然包括两个人对彼此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接纳, 尤其是那些不完美的方面。取悦型人格的人会极力隐藏自己的不完美, 担心会被他人嫌弃, 但这么做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焦虑, 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在看到你的不完美之后, 是否还会接纳你。 所以想要摆脱取悦型人格, 有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 就是寻找那些能够包容你的人, 尝试着向他们展现你的缺点, 从而体验更加真实的认同感。

**“懂事”是*成长 **

“懂事”这个期待就像一个黑洞, 很多时候家长要求你懂事, 却并没有界定怎样的行为才算懂事。 于是希望懂事的孩子们会不断琢磨大人的期待,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让大人满意,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 很多家长一味要求孩子懂事, 却忘记告诉他们怎样才算达到懂事的标准。 还有的家长用“懂事”来赞美和奖励孩子, 不断强化“懂事”的概 念, 实质上是在鼓励孩子不断通过自我牺牲和自我压抑来换取他人的认同感。 更有甚者, 利用“懂事”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来强迫孩子顺从, 让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疏漏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显得合理。 许多人一生都在试图维持自己懂事的形象, 并引以为豪。 可当他们成年之后便会发现, 自己早已习惯了顺从父母的意志, 对于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感到一片茫然, 在事业和婚恋等关键的人生选择上, 倾向于背离自己的感受而满足父母的期待, 并且最终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毫不夸张地说, “懂事”的期待, 是一种被许多父母误用和滥用的家庭教育方式, 对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不良影响。

卑微的渴望

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存在一个恶性循环: 在缺乏认可的亲子关系中, 孩子会为了获得一点卑微的赞美而努力表现得懂事。 这种一味强调“懂事”的行为, 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个人自信和自尊的建立, 因为他的自我价值都是由别人的评判来决定的, 在不断的强化和鼓励之下, 他会越发忽视自我感受和自我需要。 由于习惯性地自我压抑, 他无法明确区分哪些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