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最编程 本站为您分享编程语言代码,编程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如何把石头垒成高墙_【原创散文陕西】曹杰:父亲摸过的石头 评论人:张继连

最编程 2024-04-26 16:49:12
...

c01ac2d7e47eb0396c2b39ad1ad2baa3.gif

2020年-第5期

《父亲摸过的石头》

257bf862444f28b5434e94f28ceee184.png

朝阳绚烂,我和妹妹坐在村庄河岸,仰望着一堵一人多高的石墙。

这是二十年前父亲垒砌的石墙,有的石头已然风蚀,依然以群体的力量支撑着一畦菜园,土地上生长着玉米、辣椒、豆角和萝卜。我们看着那些绿葱葱的蔬菜,笑了。父亲耗费的心血终究没白费,他若在天有知,也会欣然而笑。

那年夏天,一场洪水过后,河床上一下子冒出很多石头。我和妹妹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孩,依然遵照父亲之命,从水边抱起一块块石头,放在父亲脚边。好几个下午时光,全泡在河水和石头中。我们悄悄抱怨着父亲的执拗,却不能劝说,也不敢怠慢,一趟一趟,搬运石块。我们的眼睛在河道里搜索过去,挑拣着平整的石块,大一些的石头抱不动,我俩便抬着走。

我们爱着石头,也恨着石头。

那天傍晚,夕阳西下,一堵高墙端端正正地站起来了。

父亲背着手,看着这堵新崭崭的石墙,很满意自己的手艺。

他一定设想过,这几畦菜园子多长出的蔬菜,足以添补一家人暑假聚在一起食用了。

二十多天后,又是夕阳西下,父亲猝然倒下,安静地睡着了。

二十年后的这个清晨,我和妹妹看着菜畦里长着的菜品,才明白父亲当年的执拗:他只是为了在我们回家时备有足够丰富的蔬菜。

一个人长大究竟要多么久?我们太年轻时做了太匆忙的事,刚刚毕业有了工作,就迫不及待地离开父母,仓促成家,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走出对家的依恋。每年暑假,妹妹一家三口从延安风尘仆仆地回家,我们也带着孩子赶回去,一家人才像从前一样,热热闹闹,相聚二十多天。

父亲很享受这短暂的相聚之乐,他和母亲一起,倾其所有,变着花样儿做好每一餐饭菜,喂饱三个儿女、两个女婿、一个媳妇和四个小孙儿。我忘不了父亲脸上的笑,那是他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给予孩子们快乐的满足和欣慰。

院子西头,靠墙做饭的炉灶也是父亲砌的,多是小卵石,一小块一小块,密密地紧挨着,垒砌得很是好看。似乎石头越小,父亲越好拿捏。他就像一个工程师,不用画图,策划、构图、施工,一步一步,心中有数。父亲砌了一辈子石墙,真是一把好手,哪块放哪个地方最合适,他不假思索就做到最妥帖。

现在想来,我是跟随父亲砌墙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了“妥帖”这个词。原来,世界万般事物,结合相容,最难得“妥帖”二字。即使像石头这样硬气的物件,只要彼此安放妥帖,一堵墙便能长久站立。

1997年秋,父亲喜得孙儿。他说,高兴得差点跳起来。1999年暑假,一家人照例团聚。每天下午不到四点,父亲就顶着太阳,燃起室外炉灶,为一周岁半的孙儿做饭,熬粥、蒸蛋、拌汤,或者煮好母亲手擀的碎面片,偶尔煮一回龙须面。我们多次劝他用电炉,他总说土炉慢火,匀称,做得饭香。

我坐在炕上,从玻璃窗看出去,灶台前青烟缭绕,父亲鬓角的白发在光里一闪一闪,格外醒目。我才惊觉,父亲快六十岁了。快六十岁的父亲,从没给我们步入老年的感觉。他在学校的工作依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周末和放假回来,种菜、浇水、锄地,或者清扫院子,打理蔬菜,从不闲着。

这艺术品一样的小灶台,在父亲猝然离去之后废弃了。

母亲生病期间,老家住得不多,每次回家,一进院子,第一眼便看见这灶台,堆了一层土,长出一些草。铁锅早就端回家,鼓风机也收拾了,父*日生火的炉灶,没了青烟袅袅。我看着它发呆,就像看见父亲。

拔了草,清扫干净,我想试着点燃炉灶,刚刚拿起火柴,却又颓然放下。父亲是爱干净的人,我们如何任他心爱的家园杂草丛生?

窑洞门前砌好一张圆桌,那是我们一家人的饭桌。父亲坐在桌前吃饭的情景仍在眼前,却听不到他一声言语。二十年后的暑假,我和妹妹打扫屋子,做好饭菜,拿了小椅子,坐在桌前吃。树影婆娑,与当年毫无二致,一切恍若昨日,父亲却再无回头。父亲,我们快乐幸福的家园,因为你的猝然远离,再也没有往日红火热闹的气氛。

父亲不在了,这是真的,但我们绝不相信父亲一句话也不说就悄悄离开。那些黑暗的日子,我们担心父亲睡醒了,没人扶他坐起来。那厚重的棺木,那沉沉的黄土,父亲怎么能推得开?

母亲说,父亲走了,他把所有灾难一身带走了。我们对母亲的安慰半信半疑,从诞生到长大,从长大到成家,从成家到做父亲,父亲这一生遭受了多少灾难,难道还要他背负着一身灾难一个人独自前行?

母亲,为了孩儿平安,你宁愿舍掉父亲,舍掉你后半生的依靠吗?

母亲坐在父亲的灵堂前,一脸肃穆,不开口说话。她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其余时光,只用来陪父亲。她看起来很是镇定,仿佛父亲依然和她坐在一起,看着院子里的人忙忙碌碌,看着三个儿女失怙无依,无所适从。我在忙碌的人群中穿梭,蓦然看见灶台上的青烟,缥缈而散,父亲便活生生地站在跟前,对着我们笑。

我双泪长流,脚底踉跄,一声“爸爸——”怎么也落不了地。

父亲,我们还没有把“爸爸”唤成“父亲”,你如何这么急着离开?

父亲倒下了,父亲垒砌的石墙依然好好地站着,在村庄扎了根。

垒墙是父亲的拿手本事,也是父亲得意的手艺。年少时,我们不止一次帮着父亲垒墙,一趟一趟,把散落到远远近近的石块抱到父亲跟前。我总觉得,在父亲眼里,那些石头是有生命的。它们生于自然,吸纳天地灵气,最终,在父亲的手中重新诞生,石头与石头,紧密相连,组成一个个新家庭的新成员。

父亲亲手垒砌的石墙有很多,家中院子、学校围墙、路畔和菜园子。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每调往一所学校,他都要背一把手锤子,动员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石头垒院墙。三十多年,他走过十多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留着他垒砌的院墙。只可惜,随着农村居住人口锐减,孩子们都被父母带去城里上学,很多农村学校早已废弃不用。

父亲已远走天堂二十年,父亲摸过的石头还在,彼此相依,撑着一道道长墙。石头和树一样,放在哪里就在哪里扎根,从不移位,除非你去动它。人却很难固守一地,总是主动或被动移位。父亲倒地时一定不想把自己移位到另一个世界,但他不是石头,不是树,不能在村庄扎根到老,不能亲眼看着手植的树老去,也不能看着垒砌的石头墙坍塌。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一把就把他拽走了,不容父亲喊一声。大概离开尘世的父亲也拥有了那股神秘的力量,三年后,他又轻而易举地拽走了母亲。

或许,母亲是厌弃了我们,独自去找寻父亲了吧?

老屋有三孔石窑,院子里砌了灶台和圆桌,打了水井,辟出菜园,挖了炭窑。炭窑是东墙上挖出来的洞,父亲说就像打土窑。那个暑假,父亲先刨出一个洞口,再用小头挖、刮、打磨,我们给父亲打下手,把刨出来的土运到硷畔上去。一层一层黄土剥落下来,土窑一圈一圈变大,窑壁光滑起来。大概做了好几天,终于成功了,父亲一身黄土,尘埃满面,站在洞口笑。我们把炭、柴、筐等家常杂物递进去,父亲一一摆放整齐。母亲取出早已做好的一个布帘,挂在洞口,一下子就像里面住了人。

父亲说:“这样好,比黑乎乎的好看。”

父亲的声音已然在耳,转身却再也不见他的笑容。走过一处又一处,哪里都是记忆,哪里都有伤感。稍一恍惚,便看见父亲就在眼前,头上冒着汗珠,正将一块块各具形态的石头,一一摆放,石头和石头,各就其位。

我愿意相信,父母安置在天堂的院子,也是父亲亲手垒砌的石墙。母亲站在身旁,将一块块石头递到他手中。那些石头也是他们生在天堂的儿女,他像对待我们一样,将孩子们一一妥帖安放。

张继炼点评:

《曹洁文字的“妥帖”》

“父亲砌了一辈子石墙,真是一把好手,哪块放哪个地方最合适,他不假思索就做到最妥帖。

现在想来,我是跟随父亲砌墙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了“妥帖”这个词。原来,世界万般事物,结合相容,最难得“妥帖”二字。即使像石头这样硬气的物件,只要彼此安放妥帖,一堵墙便能长久站立”。

一个优秀作家,对文学忠诚的表现之一是对文字的敬畏。读过曹洁的这篇散文,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妥帖”。文章用文字“堆砌”而成,犹如曹洁父亲对石头的“堆砌”。

世界万般事物,结合相容,最难得“妥帖”二字。

曹洁文字给我们的“妥帖”,充分体现了她对文字的“敬畏”和对文学的“忠诚”。她文章里的妥帖,除了文字的“妥帖”,还饱含语境的“妥帖”,意境的“妥帖”,架构的“妥帖”,情感的“妥帖”等,值得当下许多青年作家借鉴与“妥帖”。

8d6b3e13ec6b1fb34feb03bd41eec984.png

【作者简介】

曹洁,笔名如水,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陕北》执行主编。2014年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5年入选“陕西省重点艺术家定点深入农村”计划。著有《素履》《别院》《采薇》等部,发表小说、散文作品若干,收录于《2014中国散文年选》《2016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大系》等文本,入选多地中高考语文试题。

0c8e87cb2e8fec461c93490ef8754039.png

8152ba4dad02ff86a374459f5804ff2a.png

【神舟文学】

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文;团结作家,培养新人、忠诚文学,高端交流的宗旨;以重质量,树品牌,铸优质的办刊方略,打造名家新作,专家点评等特色栏目,助力您的文学之梦!

【 编 委 会 】

主  编:张继炼     副主编:骆驼先生

编  委:(排名不分先后)

王芳(山西)唐晴(宁夏)王卫民(陕西)白晓娟(云南)张绍金(河南)漆宇勤(江西)张亚宁(陕西)刘斌(安徽)曹洁(陕西) 施秀华(黑龙江)李萍(甘肃)阿若(河南)李景(*)赵海荣(内蒙古)韩雪梅(陕西)王万然(广东)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shenzhouwenxue@126.com

编辑微信:15248830052

c9baba49c1d1ee4a2ae8b3dda42061d0.png

扫码关注【神舟文学】

助力您的文学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