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最编程 本站为您分享编程语言代码,编程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谁教我女儿中文,当我在学英文的时候?

最编程 2024-08-10 15:16:44
...


女儿三岁半,上幼儿园两年了。在家里,我们尽量保持一个全中文的环境,而在幼儿园她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是中国孩子,几个人经常在英文的环境下用普通话嘀嘀咕咕。但不管怎么说,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物,相关的英文词汇她是张口就来,我们却未必知道得那么准确。

我:中午我们吃的那个瓜好吃吗?
她:你说那个cataloupe 吗?
我:黄色那个是cataloupe ,绿色那个叫另外一个名字吧?
她:绿色的叫honeydew。

果肉金黄色的是一种类似于哈密瓜的蜜瓜,绿色的类似于中国的香瓜,等个头更大。两种瓜共同的特点是表皮粗糙,有网纹,本地华人超市里通常叫做网纹瓜。这瓜的英文名字我还真不太确定,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小姑娘说的没错。哎,以后要跟她学英语了。

还有法语。新学期开始,幼儿园每周有三次法语课。昨天早上送她上学,正巧碰到老师。

老师:Bonjour Mademoiselle!(小姐你好)
她笑而不答。
我:老师跟你说法语吧?
她:嗯。
我:什么意思呀?
小姑娘继续笑而不答,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我的法语水平也就够打招呼问好的,从一到十都数不全。曾经想系统的学习法语,始终没能真正开始,以后得跟女儿一块儿学了。

小姑娘很快就会进入三种语言交替学习和混搭使用的阶段。许多研究表明,学习语言的好处远远超过语言本身,在双语和跨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小孩,智力和情商的开发水平都会高于生活在单一语言环境下的同龄人,所以我一直希望她多接触不同的语言。大量实践也已经证明,从小学习语言效果很好,不必担心她会混淆。

我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她的中文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差。我希望她学好中文,有几个原因。功利的原因是,多会一种语言,不只是多一条路,更是打开一扇门,生活会增加很多的可能性。人文的原因则在于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优美之处,多会一种语言,就增加一份审美能力。还有一层意思是思维能力。我很认同资中筠先生的观点:一个人对母语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他思维的深度。女儿生长在英文环境中,已经很难说中文是她的母语,但我奢望她长大以后可以跟人说英文和中文都是她的母语,于是她可以*地在中文和英文两个维度上切换,并且其深度足以支撑她在两个维度上都能构建起自己的思维体系。

这件事的难度在于她缺少一个中文为主导的成长环境。有人会说多伦多条件够好了。的确,跟许多欧美国家的华人相比,我们算是幸运的,多伦多有大量的华人超市、饭店、娱乐场所,也少不了中文语言学校。但是这些还不够。

学习任何语言,最困难的都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以这种语言构造起来的观念体系。指称具体事物的名词好办,描述抽象概念的名词就难一些。表述基本行为动作的动词好理解,建构思维活动和逻辑体系的那些动词就比较难。更关键的是每种语言的逻辑结构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在国内学英文的时候常说要学会用英语思考,而不是先用中文想好了再硬翻译成英语。她现在要学中文,道理是一样的。

我在国内上大学,本科是理工科专业。后来在加拿大改行读商学院,所有商业、财会、市场营销等领域的概念全是在英语环境下学来的,许多概念我至今不知道中文该怎么说。小孩在学校里学习的所有概念都是全新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用英文完成的,因此很难把中文学到可以进行深入交流的程度。

什么叫深入交流呢?二十年前第一次去美国,当时的同事有不少*人,论年龄差不多是我的父辈。他们的子女大多在美国出生长大,年龄比我略小。一次在一位前辈同事家聚会,他们的子女也在,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中英文夹杂的。已经忘了当时聊过些什么话题,只记得一位年轻的朋友口中蹦出“宪法”两个字,刚好被一位前辈听见,立刻惊为天人,追问这位年轻朋友的中文是在哪里学的,居然连“宪法”这么难的词都知道。原来这一位不是在美国长大的,他在*念到初中,到美国以前基本的思维体系都已经在中文环境下构建完成。

吐槽了半天,其实对她今后怎么学中文的问题我并没有好的想法。我们小的时候,电脑游戏有不少都是岛国出品的,为了打游戏,许多一学英语就头痛的孩子主动捧起了日语词典。强烈的兴趣驱动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也许我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多培养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喂喂,亲,有中文的游戏推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