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 最编程 本站为您分享编程语言代码,编程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明朝的边境威胁 - 瓦剌和塔塔儿

最编程 2024-04-16 18:05:08
...

学习历史,瓦剌、鞑靼这两个名词经常出现在明朝的各个时期,那么它们究竟缘自何处,它们之间有又什么联系呢?

大明王朝建立后,元朝的残余*便北遁而去,号称“北元”。

自建立之初,北元就是最令明朝忌惮的边防之患。经过明初几位皇帝的猛力打击与不懈努力,北元最终瓦解为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大部落。

瓦剌占据蒙古高原西部,鞑靼则占据了蒙古高原东部,双方长期处于对抗状态,而兀良哈则大致处于外蒙古西北,由于相距较远,与鞑靼、瓦剌之间的争端比较少。

明成祖时期,曾经亲自率兵先后五次征讨蒙古。

永乐八年,五十万大军击溃蒙军,鞑靼*受损严重,瓦剌*开始壮大,永乐十二年,成祖进攻瓦剌,结果险胜。这两次征讨令鞑靼、瓦剌相继臣服,向明朝称臣上贡,大明分别封王赐爵。

后来,蒙古各部开始兴风作浪,朱棣又进行了三征蒙古的军事行动,但都只是宣扬大明国威,并没有获得实际战果。

五次讨伐蒙古,虽然都以胜利告终,但并没有起到控制瓦剌、鞑靼的作用,这一隐患,最终使得大明王始终没能消除蒙古对边境的威胁。

明成祖之后,明王朝的边境威胁主要来自瓦剌,其巅峰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一举击败大明主力,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但其后,瓦剌首领也先沉溺于酒色之中,最终被重新崛起的鞑靼部再次击败,瓦剌*自此彻底衰落。

而鞑靼部却越来越强盛,在达延汗、俺答汗这两位很有作为的大汗领导下,逐渐一统大漠南北、吞并了兀良哈部,形成称雄蒙古高原的局面,瓦剌内能偏安于大漠西部。瓦剌、鞑靼之争,最终以鞑靼的胜利而告终。

嘉靖年间,嘉靖帝实行了闭关拒贡政策,鞑靼无法通过正常贸易手段获得生活必需品,便在俺答汗的带领下,多次侵入明朝境内,明朝边境再次告急,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明朝的北防军费与日俱增,由五十八万两增至后来的一百八十余万,而由于各种灾荒,有时岁入仅为二百三十万两,北防军费占岁入近八成之多。

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利用俺答汗之孙与祖父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达成了封贡及互市的协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原资源。这一协议史称“隆庆和议”。

其后,鞑靼同明朝之间少有冲突,又凭借铲除汉奸的机会削弱了鞑靼内部的组织力,从此,明朝与蒙古之间绝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明末清初时,鞑靼首领林丹汗试图联合大明对抗日益强大的后金,但最终惨败,鞑靼部落归顺清朝。

同时,瓦剌部落瓦解成为土尔扈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等四个部分。

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先后接受了顺治皇帝、乾隆皇帝的册封,土尔扈特部一度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因不堪忍受沙俄欺压,又迁回原属地,最终被清廷接纳。

准噶尔部反复*均被清廷平定,最终于乾隆时期亡国。

至此,史上再无瓦剌和鞑靼。